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动态

2018年度我校喜获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资助

发表时间:2018-12-14    作者: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已全部公布立项名单,我校喜获3项重大项目和2项重点项目资助。重大项目分别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郭贵春教授申报的《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翻译与研究》,文学院王为民教授申报的《满汉对音译音文献集成、数据库建设及清代音韵学体系重构研究》,历史文化学院李君教授申报的《姜家梁墓地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重点项目分别是教育科学学院侯怀银教授申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教育学项目)和哲学社会学学院吴文清教授申报的《科学家美德伦理与科技创新研究》。

郭贵春教授主持的《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翻译与研究》重大项目,是在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首批9卷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剩余7卷的翻译工作并开展对整套丛书的深入研究。项目的开展,能够对国内相关研究产生相当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也为开辟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路径、形成新思想提供了思想来源和观点依据。项目最终成果有望成为国内整个哲学领域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读物,特别是能够直接服务于哲学、自然辩证法以及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工作,提升相关学科学生的研究视野,开阔相关研究思路。

王为民教授主持的《满汉对音译音文献集成、数据库建设及清代音韵学体系重构研究》重大项目,对存世的对满汉对音译音研究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包括不同版本的《满文老档》,《满文三国志》等100种原始文献进行搜集整理,通过满汉文文献对比,探索清代满汉民族融合过程中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厘清清代满汉对音体系的嬗变,考察清代标准语的转换、形成和规范,揭示满族语言和文化对清代音韵学的影响,从文献考订和语音史两个方面重新构建清代音韵学体系。项目的研究使“音韵学”和“满语文”两个“绝学”学科在满汉对音译音研究上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更新了清代音韵学的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而且拓展了满文文献的研究价值。

李君教授主持的《姜家梁墓地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是对姜家梁墓地所发掘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研究。姜家梁墓地位于泥河弯盆地中,属于小河沿文化,曾获1998年田野考古三等奖,并名列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掘材料是一批全新的、有自身特色、经过科学发掘的考古材料,全面科学的公布对研究小河沿文化的发展脉络,泥河湾盆地人类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等有重要的价值。此外,项目还将对姜家梁墓地的文化特征,社会形态,器物的技术,墓地所处环境等进行全面的研究。。

侯怀银教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重点项目,着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项目研究不仅助于拓展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领域、推进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而且有助于推进中国教育系科的改革和中国教育学教材的系统建设,对整体推进中国目前“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吴文清教授主持的《科学家美德伦理与科技创新研究》重点项目,在美德伦理的视角和框架下,探索科学家美德伦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实践价值,研究科学家美德对科技产生和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作用,以及对未来科技建构的最终影响。项目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科技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明确科学家美德的重大现实意义,提高科学家群体对自我道德素养的具体要求,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建设思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基金资助项目,对于提升学校学科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社科处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提升科研组织和科研策划能力,从选题遴选、项目申报、组织论证等各个环节精心谋划和全力配合,高质量地完成组织申报工作。去年我校获批两项,今年再创历史新高再次获批三项,充分显示了我校文科教师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