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动态

文科院所同心共力,九十余场学术讲座点亮智慧校园

发表时间:2018-07-11    作者:

在即将结束的本学期,我校共举办人文社科类学术讲座九十余场,一些海内外知名学者应邀来校作学术讲座,精彩纷呈的报告,开阔了学术视野,启发了学术思考,丰富了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讲座主题涉猎广泛


       这九十余场学术讲座中,学科范围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学、新闻学、管理学、法学、体育学、音乐学等众多学科,像张江教授主讲的“强制阐释论”,程贞一教授主讲的“为什么一个物理学家要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戴锦华教授主讲的“画框内外—从奥斯卡看今日世界”,谢泳教授主讲的“钱钟书和清华间谍案解读”,周大鸣教授主讲的“交通与聚落:‘路学’视域下中国城乡社会结构的变迁”,杜紫宸教授主讲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将如何影响未来30年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等等,开启了多角度、多主题的学术思想表述,建构了不同的学术话语场域。

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富有启发性


       学术讲座嘉宾多为国内外知名教授及专家学者,他们思想敏锐、治学严谨、学术积累深厚,治学方法得当,学术成果丰硕。他们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讲解富有启发性,罗志田教授主讲的“让记忆鲜活的历史想象”,刘海龙教授主讲的“新技术与传播研究的重新定位”,程志理教授主讲的“我们应该如何研究体育—问题意识、研究设立与选题确立”,齐琨教授主讲的“音乐学论文写作格式规范、音乐学论文选题与构想”等等,立足具体研究问题与研究范式,讲座富有针对性与启发性,大家受益非浅。

品牌论坛成为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


       文学院承办的“国学大讲堂”、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承办的“鉴知”名家学术讲坛、历史学院承办的“汾河讲堂”、图书馆承办的“百年大讲堂”、社会科学处的“渊智学术沙龙”“科研管理论坛”等,作为我校学术讲座的重要传播平台,追踪学术前沿,关注热点问题,为学校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智力支持。 “河汾讲堂”至今已近九十期,“鉴知”名家学术讲坛中的“鉴知青年工作坊”已经开讲近百场,国学大讲堂从2008年开办以来,已举办两百余场学术报告。

讲座形式多样


       学术讲座面向不同群体,既有面向专家学者的学术座谈,也有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科研类工作坊;既有具体问题一对一的答疑解惑,也有重要观点与心得方法的共商与共享。像课题申报经验分享、学术论文撰写规范等等,就有黄长青教授主讲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项中几个问题分析”,藏旭恒教授“申报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奖浅谈”,杨蕙馨教授“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申报心得”等等,讲述与分享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及具体做法。


各单位联合发力,全力推进学术讲座有效运行


       我校文科科研院所共同策划并举办了这九十余场讲座,大家采取分头组织、或者联合举办的方式推动了讲座的顺利进行。特别是联合讲座,像社会科学处与各学院与科研中心的联合、图书馆与各院系的联合、校友办与体育学院联合、文学院与国学研究院联合、历史文化学院与国际关系学院的联合等等,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合力,推动了讲座的及时举办,推进了学术思想的快速流转与及时共享。


       讲座的成功举办,实现了学术资源共享、强化了学术氛围、启发了跨学科思维,扩大了学术研究的视野与认知。社会科学处侯怀银处长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学术讲座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术讲座的常态化、规模化、系统化运行,争取推出更多、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的讲座,营造文科研究更为良好的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