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观点

制度创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鲜明特征

发表时间:2020-05-03    作者:

作者: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分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贸港研究中心主任  于涛

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指出,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两年多来,海南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推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开放水平、激发开放活力的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科技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海南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近期,海南发布2020年自由贸易港第一批制度创新案例,展示了制度创新的进展与成效,充分体现了海南正以“临战的状态、攻坚的担当、奋进的决心”全力做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状态。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可以预见自贸港总体方案的公布为期不远。这次公布的制度创新案例在法治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政府管理创新、要素市场化创新等方面亮点纷呈,奏响了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的新和弦,向海内外投资者彰显了我国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坚定决心。

   一是以制度创新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基础。加强法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保障、促进作用,对海南营造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法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的信心。比如,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投资者司法服务绿色通道平台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创设“一站式”司法征信服务平台,已覆盖107个国家和地区、40个法律领域,平台咨询量达7.9万人次。又比如,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力促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刑事审判工作相衔接,有力缓解执行难、执行到位率低的司法难题,形成了“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的新机制。

   二是以制度创新蓄积人才储备规模和产业发展动力。人才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第一资源,产业是自由贸易港发展的第一动力。海南聚焦自贸港建设和发展中最稀缺的法律、经贸、财税、金融、保险、航运、高等教育、高端医疗、高科技、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贸易等方面高端人才,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吸引这些既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又熟悉中国特色、具有本土情怀的兴业之士奔赴海南。同时,自由贸易港建设也需要专业护士与护工、婴幼儿保育、家政烹饪等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服务业水平。比如,出台《海南省酒店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发挥教育机构独特作用,开创“旺工淡学”的旅游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专业人员服务素质。

   三是以制度创新激发政府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将为建设“放得开、管得住”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统筹协调和着力构建各类风险防控体系,管控好国家安全风险、国际贸易风险、金融系统风险、税收征管风险、事中事后监管风险和数据跨境流动风险。比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率先创设医疗药品监督管理局,统管医疗服务、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的“医疗和药品协同监管”模式属全国首创,有效解决了过去多头管理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又比如,海南出台《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村庄规划管理条例》,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体系,守住了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红线,也满足了建设用地需求。

   四是以制度创新构建灵活高效的金融与投融资体制。自由贸易港的最大优势在于以最宽松的市场环境、最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知识、技术、资本、劳动、管理等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金融在其中扮演了最为关键的中介作用。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海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共渡难关,以共保方式承担风险,在全国首创“海南省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2天内完成产品研发、3天内覆盖全省100家重点企业,彰显了自由贸易港干事创业的加速度与执行力。

制度创新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放眼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必将肩负起时代重任,不断奏响制度创新的新和弦,为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贡献海南方案、海南智慧。

转载自光明网-理论频道-光明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