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观点

林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库

发表时间:2021-09-07    作者:

导读:十多年前,智库在中国还没有现在这样时髦,很多人也还不知道智库为何物。当时建设林肯研究中心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提高北大对土地政策的研究和教育水平,但谁也没有预料到林肯中心能够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土地政策最重要的智库。坚持学术至上,保持平和开放的胸怀,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利他原则,才能真正成为有价值的智库。

北大林肯中心建立十年了,在北大与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合作的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上,美国林肯研究院董事长林肯女士、政府研究机构和智库的代表,对北大林肯中心十年来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独特的、国际化的国家高端智库,为中国城镇化和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最近几年,国内有一股智库建设的热潮,各大学纷纷都在建立各种各样的智库。但政府各部门的反应并不是很正面,认为虽然智库提供的报告和建议不少,真正有价值的却不多。

实际上,智库报告和建议应当建立在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之上,这需要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基础。如果只是泛泛地收集一些资料,再加上些不痛不痒的评论和建议,的确没有什么意义。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智库呢?

北大林肯中心的建立和发展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仍不失为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关注切实问题

21 世纪初,美国林肯研究院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土地和城镇化问题。研究院时任总裁英格拉姆博士曾经担任过世界银行副总裁,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注。

2005 年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提出与北大合作建立土地政策研究机构的设想。我当时提出一项要求,要有一位有国际影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也能与各方合作的主任。

之后的两年里,我们每年都会面,商谈合作的有关事宜。后来,他带来了当时还在美国任教的满燕云教授,满燕云教授就成为了北大林肯中心的第一位主任。

北大林肯中心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也很开放。一方面,美国林肯研究院在美国有广泛的学术联系,有一批造诣很深的专家。另一方面,北大的学术声誉也使中心很快聚集起了一大批国内的专家学者。

满燕云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在她的领导下,北大林肯中心很快就组建了一支很专业的管理团队,提供高效和周到的服务。中心通过设立课题、组织学术研讨等方式,就中国在土地政策、城镇化、税收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最初几年,我担任中心的理事长,每年都要听取中心的工作总结汇报。据我了解,中心不仅在中国房产税和地方财政、城市发展与规划、土地和住房政策、环境政策与生态保护等宏观政策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大量的政策建议和报告,而且还就这些政策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如针对房产评估的制度设计、方法和技术等实际操作问题,进行了区域性的示范和试点,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评估方法,培训了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的工作人员。这些都为国家房产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与其他国家不同,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土地的价值并没有显现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价值凸显出来,推动了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地方的土地财政、农民利益、房地产市场调控与保障等等。这其中很多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并无先例。

北大林肯中心的独特作用是把国内外最优秀的学者和政府管理者聚集在一起,针对中国的实际和问题,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因此,他们的研究和政策建议,不仅蕴含了深厚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国际经验,也非常贴近中国实际,更是政府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他们对中国住房市场类别的划分、市场与保障、租赁市场等问题的分析,成为国家建立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前些年,中心还组织了大批国内外学者,对世界各国的财税体制进行了比较和研究,提出了稳定政府财政占GDP 的比重和中央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的重要建议,这已经成为国家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价值坚守

与动辄发布吸引眼球论调的一些智库不同,北大林肯中心一直默默坚守着提供学术支撑的定位。建立学术平台、组织项目研究、提供项目资助、聚集优秀人才,虽然北大林肯中心一直扮演着中国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的角色,但始终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的精神,甘于搭建平台、充当桥梁,汇聚国内、国际顶尖学者,形成团队协作。

林肯中心还是链接国内外优秀学者的桥梁,把中国的改革经验及学术研究成果与国际学界分享。过去十年,北大林肯中心共资助了 70 多项研究课题,受资助的人员来自全国 30 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

同时,中心还资助了国内 20 多所高校的 130 余位研究生、50位本科生,还特别资助了 25 家国际机构开展中国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研究和传播方面,中心共编著、翻译出版了 23 部中英文专著、10 期研究简报、200 余篇工作论文、40 余册专题报告。还为各级政府培训管理人员数千人,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会议近百场。

北大林肯中心一向低调务实,从不争功、不出风头,甘当人梯,他们所做的很多事情至今鲜为外人知道,但他们努力为中国土地和财税政策研究培养人才,积累学术力量,也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我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智库应当有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模式。

北大林肯中心的建立恰逢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可谓生逢其时。

过往十年,中国城镇化发展异常迅猛,堪称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许多城镇化议题,如城市发展、土地政策、房地产经济等等,都关乎国家发展和国计民生。对于北京大学和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来说,这也是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潜力,推动中国发展、提高北大学术影响力的难得机会。

作为主办方,北大努力为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除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之外,还尽可能提供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

美国林肯研究院对北大林肯中心发展的信心非常坚定,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始终给予中心全力的支持。北大林肯中心每年的运行经费高达 200 万美元,而且主要来自美国林肯研究院。

2008 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美国林肯基金会也遭受了重创。当时,我很担心中心经费是否有保障,曾与英格拉姆总裁谈及此事。他坚定地告诉我,北大林肯中心是美国林肯研究院的重点,全体董事会成员都很支持。为了保证北大林肯中心经费不减少,他裁撤了美国林肯研究院的一个部门。他的这种胆略和远见很令我感动。十年磨砺,我见证了双方的精诚合作,也目睹了北大林肯中心从抽芽吐翠到渐成参天之势,成为中国在土地和财税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和智库之一。

新时代的智库研究体系

中国发展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既需要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也需要大学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和咨询建议。但我们的政策咨询意见一定要建立在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和实际问题的深刻理解之上。

因此,甘于坐冷板凳和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裳应当是高水准智库的基本心态;坚守学术独立、兼容并蓄、广纳贤良、精诚合作,应当是高水准智库的基本准则。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与众不同,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也独具特色,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立足中国,解决中国问题,还应当面向世界,以中国的视角观察和研究世界,建立中国的学术体系,这不仅需要中国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还要聚集全世界的优秀学术力量和资源来研究中国、研究世界。

近年来,我们以国家发展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为基础,组建了学校的智库研究体系,都是在这样的基本原则下进行的。这些机构不仅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众多好的建议,也为北大的人才培养、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双一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